一次對談的歸納

一次對談的歸納
Photo by Giulia Grani / Unsplash

一次與朋友相聚閒聊,彼此交流著生活中發生的事,可能聊著聊著進入了某程度的心流,在感性與理性間穿梭,意外地發現面臨到的課題雖然不同,卻可以歸納出相近的脈絡。

選擇與後悔

做了一個決定,如果很順利沒什麼不開心,就會覺得自己做了對的決定,反之,就會覺得當時做錯決定了,產生「也許我當初做另一個選擇會比較好」的想法。我們在做決定的當下,通常都會是儘可能考量清楚,也因此心理上會覺得事情應該如預期般地順利獲得期待的結果,事實上是時間在走,會遇到不一樣的人和事,故事線會一直長新的出來,過去已做的決定不會再改變了,可以改變的是應對現在而做出選擇。

不說出口的期待

有些人習慣不說或話中有話,預期對方應該要/應該會懂,然後抱有期待,對方可能為了符合期待(先不論為什麼),用自己的理解作出回應,答對了皆大歡喜,沒答對卻是一方失望一方委屈,都覺得莫名其妙。

發生這類事情的情境很多,有些情境有一再的機會讓你覺察、調整,逐漸懂得該持續溝通和傾聽,而有些情境你只有一次機會,也許錯失了就失去了,但更需要把握的是這個失去的經驗讓你獲得了什麼。

表達≠溝通

有的人說話習慣貶低對方或字字帶刀,拿「我個性就這樣」來表示理所當然,事實上,如果對方是你在乎的人、是你想維持關係的人,你絕對會考量他(她)的承受度,儘可能用適合對方的方式表達,因為期待的是溝通,而不是單方面的抱怨、指責,逞一時口舌,激起的可能只是兩方的情緒,贏了當下,卻可能失了關係。

我們不一樣

同一個模式方式,別人可以接受,但自己可能無法,也許是個性、經驗、原生家庭等因素不能接受(或適應),每個人適用的相處模式不盡相同,透過溝通 (前提也是都願意好好聽別人說) 才有機會讓彼此更了解。

從覆盤開始

覆盤可以幫助了解和調整自己,用自己舒服的方式,我常做的是抱著手機記錄,包括發生了什麼事、我有什麼感受、我為什麼有這種感受、如果對方是另一個人我會有一樣的情緒嗎、…等等,在過程中釐清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麼。

不是很容易辦到的事,但持續練習會讓難度降低。

Read more

筆記 | 設定自架 Ghost SMTP

筆記 | 設定自架 Ghost SMTP

部落格荒廢了好一段時間,近期終於想用手機登入管理介面留下些草稿,突然發現無法登入,登入鈕下方出現了如下的一段訊息 EmailError: Failed to send email. Please check your site configuration and try again. 結論先行,原因是我安裝的 ghost 版本,在首次使用新裝置登入時需要 2FA (二階段驗證),也就是說,除了帳號密碼登入之外,還會有一層驗證機制,而這層驗證機制需要輸入 6 碼驗證碼 (Ghost 站台發給登入者註冊信箱的 mail 會提供)。我當時建置 Ghost 時認為自己不會發送電子報,就忽略了 SMTP 的設定,導致 Ghost 站台不能正常發信,在配置好 SMTP 設定後 (我使用的是 Mailgun,應該也可以用 Gmail

By Jo
部落格遷移紀錄

部落格遷移紀錄

是的,又搬家了。 這次搬家像是一種重新開始,遷移的範圍稍微大些,大致上有三段變動: * 從功能豐富的 WordPress 到簡潔高效的 Ghost * 從 SugarHosts 搬遷到 Google Cloud Platform (GCP),最後搬移到 zeabur Wordpress 的功能非常豐富,只是我使用到的部分極少,總想找個簡潔的服務使用,但忙碌的工作很快就澆熄了動力。一次在輸出小組群組中的討論,注意到 Ghost 這個部落格平台,試裝操作看看,體驗還不賴,想著我的文章數也很少 (心虛),就搬吧! 推進這個改變的契機,一部分也來自於 SugarHosts 自 2024 年底在網路社群中的討論,其中也包含了客服過久沒有回應的議題,SugarHosts 的價格真的很有吸引力,只是客服回應效率突然的落差,讓我開始擔心這是否對影響到部落格,開始思考搬家的可能,實際上身邊的朋友也愈來愈多人遇到類似情況,甚至站台無法再使用,措手不及使得只能使用較早期的備份來拯救文章。 我在年假期間利用 GCP 的試用額度來架設

By Jo
筆記 | Ubuntu 掛載磁碟

筆記 | Ubuntu 掛載磁碟

最近在 GCP 試玩 Compute Engine (VM),建立時另外新增了一顆磁碟,實際運行了才發現,原來需要自行掛載,記錄執行的指令與過程。 以 Ubuntu 22.04 為例 (多數的 Linux 應該也可以使用) 確認新增的磁碟是否存在 lsblk 大多情況應該會看到新的磁碟還沒有掛載任何分區 格式化 (如果硬碟還沒有格式化) sudo mkfs.ext4 /dev/sdb 配置自動掛載 取得新磁碟的 UUID sudo blkid /dev/sdb 一般會顯示類似以下的結果 /dev/sdb: UUID="一串由-符號串接的英數字" BLOCK_SIZE="4096" TYPE="ext4&

By Jo
筆記 | PostgreSQL v12 CTEs 行為改變

筆記 | PostgreSQL v12 CTEs 行為改變

前段時間,工作環境將 PostgreSQL v10 升級到 v15,升級後發現報表的執行效率從 1 秒變成了 2 分多鐘,也剛好變因太多,排查了很多項後才開始面對 SQL 執行計畫,同一段 SQL v10 跟 v15 有很大的差別,許多人花了一番功夫調整,速度才回到水準,接著進一步從調整方向的線索,再爬網路文章,才發現原來在 PostgreSQL v12 有一項對我們來說蠻重要的改變:CTEs 行為改變。 過去經驗裡,SQL 使用 CTE (Common Table Expression) 能將一段查詢的結果暫存起來,在主查詢語句中使用,能有提升查詢效率的效果 例如: WITH temp AS ( SELECT col1, col2, col3 FROM

By J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