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得 | 溝通 - 與下屬講話時的 Checklist

心得 | 溝通 - 與下屬講話時的 Checklist
Photo by Glenn Carstens-Peters / Unsplash



筆記摘自蔡恩全老師在 Master Cheers 的系列課程,章節片段不長,大約 12 分鐘,但有許多讓人省思的地方,也包含了一部分對過去自己答案的肯定,雖然是談管理、對部屬溝通,但除了 coaching 的部分比較屬於帶人的層面,其他的提點也很適用各種溝通場景。

筆記裡已經包含課程大多數內容,我比較想就這個課程中所回憶起的經驗或曾經踩的雷做個回顧,也當成是一次覆盤。

首次擔任管理職是從無到有建立團隊,一一面試選擇團隊夥伴,我想我們應該都同意,不論哪一方,面試時的想像和期待,通常和實際是有些落差的。夥伴的個性不盡相同,對於「了解對方」的能力,我有很多努力的空間,我可以做的,是在每一次的 1 on 1 中,視對方的反應來調整,但仍然是有許多故事。

有一回,和一位剛加入團隊三個月的成員討論工作狀況,我很直接地說:「我發現你的工作進展與我期待的不同,我們過去也定期在檢視跟討論,我想知道是不是有遇到什麼問題,或者需要我協助的地方?」

眼前的大男生回應不到幾句就開始稀裡嘩啦地哭了,一時之間我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,遞給他一盒面紙,請他先收拾好情緒後我們再談,在等待的時間裡我是忐忑的,一邊回想我的表達方式,一邊擔憂他的狀況,還好的是,在他收拾好心情後,我們能夠緩緩地聊聊發生了什麼事,最後他表達了自己的身心狀況以及現況能夠承受的壓力程度,遞出辭呈,決定先休養再出發。

在這個案例中,即便是已經在團隊的夥伴,我還是沒有能了解到對方的個性或狀態,只能是自己主觀的猜測,某個程度來說,這場對談是一場博弈,如果我在過程中過於主觀認定,有可能會造成不好收拾的場面,幸好我也是蠻沒有信心地擔心自己沒做到位,先詢問了夥伴是否有需要協助的地方。

還有一回是和一位剛加入的資深技術夥伴對談,夥伴談到工作使他需要耗費過多的心力,他感覺到累,我在這個過程先詢問了耗費心力的狀態是什麼樣的程度,待夥伴回答後,再詢問「那現在安排的工作,有哪一件確實造成你需要耗費這麼多心力嗎?」,談話在這個問題之後沈默了,因為在我的認知中,我們還沒有真正地安排實際的工作,不過,夥伴還是提出要離開的想法,在他離開的前兩天,仍然一起參加進度會議,正好那次團隊共同完成了一個里程碑,我在群組裡感謝一起努力的夥伴,此時他悄悄傳來訊息,告訴我他覺得我的方向是對的,有沒有可能他可以再留下來,終究我還是勸離他了,但最後他的談話對我而言是欣慰的。

這個案例的過程有爭論、有說之以理、有不諒解,最終是很和平地落幕,如果再有一次回到過去和他對談,我想我會更堅定立場和保持信心,不擔憂衝突,單獨和他對談、提供選擇。

課程中的提點,有許多我在實踐過程中應用著,也有許多是發現我根本在踩地雷或做徒勞無功之事,經歷過幾次和夥伴的對談,過程中踩了不少雷,或說錯話、或過於主觀,沒有留時間空間給夥伴表達,但也有夥伴買單,願意表達想法、談論未來發展。

回顧過程,案例其實非常多,全寫下來需要較長時間整理,總結在這些反饋中,促成我學會兩個重點:以「誠」相待、信任感治百病。

職涯大部分是專業職,過程中有幾年踏入管理職時才開始面臨到很多溝通,個性的關係,要說出口的話必須是自己也認同、相信的,從中需要努力和克服的自然也不少,也許在那幾年的過程中,讓我學會也認同正向的力量,感謝這些學習的過程,驅使我有現在的改變。

Read more

部落格遷移紀錄

部落格遷移紀錄

是的,又搬家了。 這次搬家像是一種重新開始,遷移的範圍稍微大些,大致上有兩段變動: * 從功能豐富的 WordPress 到簡潔高效的 Ghost * 從 SugarHosts 搬遷到 Google Cloud Platform (GCP) Wordpress 的功能非常豐富,只是我使用到的部分極少,總想找個簡潔的服務使用,但忙碌的工作很快就澆熄了動力。一次在輸出小組群組中的討論,注意到 Ghost 這個部落格平台,試裝操作看看,體驗還不賴,想著我的文章數也很少 (心虛),就搬吧! 推進這個改變的契機,一部分也來自於 SugarHosts 自 2024 年底在網路社群中的討論,其中也包含了客服回應的議題,必須說,SugarHosts 的價格真的很有吸引力,只是客服回應效率突然發生的落差,我開始擔心這是否對影響到部落格,開始思考搬家的可能。 在年假期間,我利用 GCP 提供的 300 美元三個月試用額度來搭建新服務,並順便將文章搬遷到

By Jo
筆記 | Ubuntu 掛載磁碟

筆記 | Ubuntu 掛載磁碟

最近在 GCP 試玩 Compute Engine (VM),建立時另外新增了一顆磁碟,實際運行了才發現,原來需要自行掛載,記錄執行的指令與過程。 以 Ubuntu 22.04 為例 (多數的 Linux 應該也可以使用) 確認新增的磁碟是否存在 lsblk 大多情況應該會看到新的磁碟還沒有掛載任何分區 格式化 (如果硬碟還沒有格式化) sudo mkfs.ext4 /dev/sdb 配置自動掛載 取得新磁碟的 UUID sudo blkid /dev/sdb 一般會顯示類似以下的結果 /dev/sdb: UUID="一串由-符號串接的英數字" BLOCK_SIZE="4096" TYPE="ext4&

By Jo
筆記 | PostgreSQL v12 CTEs 行為改變

筆記 | PostgreSQL v12 CTEs 行為改變

前段時間,工作環境將 PostgreSQL v10 升級到 v15,升級後發現報表的執行效率從 1 秒變成了 2 分多鐘,也剛好變因太多,排查了很多項後才開始面對 SQL 執行計畫,同一段 SQL v10 跟 v15 有很大的差別,許多人花了一番功夫調整,速度才回到水準,接著進一步從調整方向的線索,再爬網路文章,才發現原來在 PostgreSQL v12 有一項對我們來說蠻重要的改變:CTEs 行為改變。 過去經驗裡,SQL 使用 CTE (Common Table Expression) 能將一段查詢的結果暫存起來,在主查詢語句中使用,能有提升查詢效率的效果 例如: WITH temp AS ( SELECT col1, col2, col3 FROM

By Jo
筆記 | 在 Ubuntu 22.04 安裝 Kubernetes Cluster

筆記 | 在 Ubuntu 22.04 安裝 Kubernetes Cluster

許多網路文章中都有安裝 kubernetes cluster 的教學,也因為版本更迭,爬了很多的文章、裝了非常多次,整理以下的筆記,幫自己防忘記。 實作環境 * 主機 (VM) 3 台,一台 master、兩台 node * pve-master * pve-node1 * pve-node2 * 作業系統 Ubuntu 22.04 * Container Runtime 選擇 containerd.io 筆記的幾個大步驟,有些是所有節點都要做,有些則否,整理如底下的表格: Step pve-master pve-node1 pve-node2 安裝前置 V V V 安裝 Container Runtime V V V 安裝 kubeadm

By J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