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與朋友相聚閒聊,彼此交流著生活中發生的事,可能聊著聊著進入了某程度的心流,在感性與理性間穿梭,意外地發現面臨到的課題雖然不同,卻可以歸納出相近的脈絡。
選擇與後悔
做了一個決定,如果很順利沒什麼不開心,就會覺得自己做了對的決定,反之,就會覺得當時做錯決定了,產生「也許我當初做另一個選擇會比較好」的想法。我們在做決定的當下,通常都會是儘可能考量清楚,也因此心理上會覺得事情應該如預期般地順利獲得期待的結果,事實上是時間在走,會遇到不一樣的人和事,故事線會一直長新的出來,過去已做的決定不會再改變了,可以改變的是應對現在而做出選擇。
不說出口的期待
有些人習慣不說或話中有話,預期對方應該要/應該會懂,然後抱有期待,對方可能為了符合期待(先不論為什麼),用自己的理解作出回應,答對了皆大歡喜,沒答對卻是一方失望一方委屈,都覺得莫名其妙。
發生這類事情的情境很多,有些情境有一再的機會讓你覺察、調整,逐漸懂得該持續溝通和傾聽,而有些情境你只有一次機會,也許錯失了就失去了,但更需要把握的是這個失去的經驗讓你獲得了什麼。
表達≠溝通
有的人說話習慣貶低對方或字字帶刀,拿「我個性就這樣」來表示理所當然,事實上,如果對方是你在乎的人、是你想維持關係的人,你絕對會考量他(她)的承受度,儘可能用適合對方的方式表達,因為期待的是溝通,而不是單方面的抱怨、指責,逞一時口舌,激起的可能只是兩方的情緒,贏了當下,卻可能失了關係。
我們不一樣
同一個模式方式,別人可以接受,但自己可能無法,也許是個性、經驗、原生家庭等因素不能接受(或適應),每個人適用的相處模式不盡相同,透過溝通 (前提也是都願意好好聽別人說) 才有機會讓彼此更了解。
從覆盤開始
覆盤可以幫助了解和調整自己,用自己舒服的方式,我常做的是抱著手機記錄,包括發生了什麼事、我有什麼感受、我為什麼有這種感受、如果對方是另一個人我會有一樣的情緒嗎、…等等,在過程中釐清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麼。
不是很容易辦到的事,但持續練習會讓難度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