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心得

筆記 | 杜拉克教你自我管理

「杜拉克教你自我管理」一文收錄在哈佛商業評論最有影響力的 30 篇文章一書,大致分為三個部分,第一個部分是描述的我們如何了解自己,把自己放在能發揮最大貢獻的地方,第二部分談與他人合作之間,擔負起溝通的責任,了解對方,也讓對方了解自己,使得合作間的關係能彼此截長補短,發揮最大效益,第三部分則是談對自己人生下半場的規劃。

在閱讀、理解這篇文章花費了些時間,我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整理一些概要,也製作成了一頁筆記。

了解自己

在能夠管理自我之前,首先要能了解自己,文章中透過對自己提問的方式來釐清。

  • 我的長處是什麼
    許多人認為了解自己的長處、短處,但總是自己的認為,實際上是否如此,我們可以透過回饋分析 (feedback analysis) 的方式,當做出重大決策或行動時,記下自己預期會發生的情況,在一段時間後,將實際結果與原先預測比對,幫助自己發現在什麼地方能有所展現,在哪些領域事倍功半。
    在了解後就應該採取行動,讓自己專注發揮所長,從回饋分析中了解自己不足或應該改善或可強化的地方,持續地學習和調整。
  • 怎麼把事做好
    理解每個人有適合自己的做事方式,了解自己怎麼做才有好表現,可以透過自我問答開始,例如跟自己提問:我是傾聽者還是閱讀者?用什麼方式學習?獨作作業更好或善於和他人合作?如果善於與他人合作,又是以什麼關係和他人合作?自己適合當決策者還是幕僚顧問等等問題,發現自己用什麼方式能有效地把事做好,致力於改善自己的做事方法,而不是強求改變自己,或強迫自己接下做不來或做不好的工作。
  • 我的價值觀是什麼
    釐清自己的價值觀,和所在環境的價值觀是否契合,不一定要完全相同,但得是接近的、可以並存的,否則將無法做出貢獻,甚至有挫折感。
  • 我的歸屬在哪裡
    在了解自己的長處、做事方式、價值觀後,自然能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能有所發揮 (產生最大的貢獻),相對的也會清楚自己不屬於哪裡,簡單說是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努力可以發光發熱。
  • 應該貢獻什麼
    考量自己的長處、做事方式、價值觀,提問自己在什麼領域、怎麼做,能達到改變現狀的成果。

為人際關係負起責任

首先要認知到人是獨立的個體,也有自己的長處、做事方式、價值觀,不論人格特質是先天或後天培養,通常是很早就已經形成的了,要徹底改變是不太可能的,但是能夠調整的是做事方式。為了在合作間能提升效能,我們必須透過溝通了解共事者的長處、做事方式、價值觀,以及讓共事者了解目標的 What/Why/How/Result,建立起合作間的信任感。

規畫人生的下半場

文章中提到,因而提出及早準備發展第二項主要興趣 ,為自己的人生下半場思考,其方法有轉職新領域、同步開拓第二事業、投身非營利性質活動等,讓自己擁有其他出路,在人生、工作生涯中有歸屬感、有所貢獻、發揮影響力。

讀後感

怎麼樣算優勢?怎樣算長處?

一直以來我都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專長,因為我認知的這種東西都是很厲害的大神擁有的,不論是資訊技術、領導管理、表達、簡報…等,許多事對我來說都是好奇想學,但大多沒有深入成為專家,更不用說是否稱為優勢。這可能就是我有迷思的地方,所以我又延伸去找了些文章,理解到長處應該是我有天賦或有興趣、願意投入時間的事情,且我也在這件事上表現不錯,而優勢是相對的,在目前所在的群體中自己相對表現較好的或可稱為優勢。

什麼是價值觀?

價值觀常常聽到,什麼又叫做價值觀呢?爬了些文稍稍有個定義,價值觀是我重視什麼、覺得什麼是好的、什麼是不好的、什麼是不對的、不能接受的,當決定加入一個環境、團隊前,試著透過面談等方式,知道環境、團隊的價值觀,看和自己是否契合,或者能不能接受。

找到歸屬

又…什麼是歸屬?書中提到的不是歸屬感,更像是找到自己的道路,往那個地方去是自己努力過就會有所成就,這一段讓我特別有感,因為我不是在找到歸屬的路上,而是在一條目前自己認為在拓展舒適圈的路上,常常很不舒服,也常常告訴自己過關了就是未來成長的養份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